- 7x24小时咨询热线
- 400-606-8608
发布时间:2022/03/29 11:03 来源:辰安智检(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32批次不合格名单中7成为微生物致病菌污染,该局组织抽检粮食加工品、肉制品、饮料、方便食品、冷冻饮品、水果制品、蛋制品、糕点、蜂产品、特殊膳食食品等10类食品1296批次样品,有32批次上不合格名单,其中微生物污染问题站不合格批次7成。微生物致病菌检测是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其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霉菌等致病菌的检测是微生物致病菌的硬性指标。辰安智检(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研发的微生物致病菌检测仪,是常用的微生物致病菌检测仪,微生物致病菌检测仪能够快速高效的检测出食品中的微生物致病菌。
其中,有9批次检出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7批次饮用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3批次样品检出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4批次样品检出菌落总是和大肠杆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并非致病菌,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可能由于原料、包材或生产加工过程受微生物污染,生产加工过程中工艺把关不严,人员、设备和环境的清洗消毒不到位,产品杀菌不彻底或在储运过程中未能持续保持储运条件等原因造成。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易在潮湿的环境存活,对消毒剂、紫外线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铜绿假单胞菌对于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健康风险较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中规定,包装饮用水同一批次产品5个样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结果均为不得检出。饮用水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原因,可能是源水防护不当,水体受到污染,也可能是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还可能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所致。
霉菌属于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GB 709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规定,糕点(添加了霉菌成熟干酪的产品除外)中霉菌应不超过150CFU/g。《GB 1964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冲调谷物制品》规定,冲调谷物制品中霉菌应符合n=5,c=2,m=50,M=102CFU/g的要求。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失去食品的食用价值,并产生真菌毒素危害人类健康。
辰安智检(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研发的微生物致病菌检测仪可快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霉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致病菌,检测对象涵盖乳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即食蛋制品、粮食制品、即食豆制品、巧克力类及可可制品、即食果蔬制品、饮料、冷冻饮品、即食调味品、坚果与籽类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热处理散装即食食品、部分或未经热处理散装即食食品、其他散装即食食品、饮用水、餐具、食堂、学校、酒店、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农贸市场、大中型商超等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产品及企业。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微生物致病菌检测仪的更多信息,请咨询辰安智检(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环湖西二路888号C楼
联系电话:400-606-8608
13162117033
电子邮箱:caiencetec@163.com
Copyright © 2025 辰安智检(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SITEMAP
沪ICP备2025137687号-1 技术支持:巧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