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x24小时咨询热线
- 400-606-8608
发布时间:2025/10/30 11:50 来源:辰安智检(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在福州仓山区,一家经营数十年的网红煎包店曾凭借 “老福州风味”“Q 弹牛滑” 的招牌吸引无数食客,高峰期门店前常排起长队,成为当地美食榜单上的 “常客”。然而,这份看似红火的生意背后,却隐藏着危害消费者健康的 “暗箱操作”—— 店主为追求牛滑更弹嫩的口感、延长食材保质期,竟通过网络渠道购买非食用物质硼砂,将其溶解成硼砂水后浸泡牛肉原材料,再加工成牛滑对外销售。直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抽检,这份 “网红美食” 的安全隐患才被彻底揭开,涉事店主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立案侦查,最终被法院判处七个月有期徒刑,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金一万六千元,曾经门庭若市的店铺也随之关门停业,只留下消费者对 “网红美食” 的信任裂痕。
这起案件中,被店主当作 “口感秘方” 的硼砂,实则是国家明确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的有毒物质。作为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玻璃制造、陶瓷釉料原料,硼砂一旦进入人体,会在胃酸作用下转化为硼酸,且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长期蓄积会对多个系统造成损害。轻度摄入可能引发消化不良、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症状,若剂量超标,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中毒反应,严重时甚至导致震颤、抽搐、休克,危及生命。更值得警惕的是,硼砂对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存在潜在毒性,可能影响神经细胞功能,干扰精子与卵子质量,孕妇若不慎摄入,还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据医学数据显示,成人硼砂中毒剂量仅为 1-3 克,致死剂量约 15 克,而婴儿 2-5 克便可能致命,涉事店主将这种剧毒物质掺入日常食用的牛滑,无疑是在拿消费者的健康 “赌利润”。
从法律层面来看,涉事店主的行为早已突破食品安全底线,面临的不仅是行政处罚,更要承担刑事责任。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可没收违法所得、食品及相关设备,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时并处十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还将被吊销许可证;而《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进一步明确,生产、销售掺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食品,最低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造成严重健康损害或致人死亡,最高可判处死刑。本案中七个月有期徒刑的判决,既是对涉事者的惩戒,也向所有食品从业者释放出清晰信号:食品安全无 “灰色地带”,任何为追求利益而触碰法律红线的行为,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这起网红店铺违法添加硼砂的事件,更暴露出当前网红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 “打卡经济” 兴起,许多网红餐饮凭借营销包装快速走红,却忽视了食品安全的核心需求。部分店铺为维持 “爆款” 口碑,过度追求口感、颜值等表面特质,不惜铤而走险使用非法添加剂;而监管层面,对网红店铺的抽检频次、覆盖范围仍需加强,尤其针对网络平台推荐、本地榜单热门的商家,需建立更精准的监管机制,避免 “以红遮丑”。同时,涉事店铺能通过网络轻易购买到硼砂,也反映出非食用物质流通环节的管控漏洞,需加强对化工原料销售渠道的监管,防止其流入食品生产领域。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起事件也是一堂深刻的 “食品安全课”。面对社交媒体上刷屏的 “网红美食”,不应仅凭流量推荐、排队人数盲目跟风,而要多一份理性判断:观察店铺是否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留意食材新鲜度与加工环境卫生状况,若发现食品口感异常(如牛滑过度 Q 弹、长期存放无变质迹象),需提高警惕。此外,消费者应主动留存消费凭证,一旦食用后出现不适,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既维护自身权益,也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线索。
网红餐饮的生命力,从来不该依赖 “加料” 的口感或营销的噱头,而应建立在合规经营与安全保障的基础上。福州这起硼砂牛滑案件,既是对涉事者的法律惩戒,也是对整个行业的警示 —— 唯有守住食品安全底线,才能让 “网红” 真正变成 “长红”,让消费者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公司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环湖西二路888号C楼
联系电话:400-606-8608
13162117033
电子邮箱:caiencetec@163.com
Copyright © 2025 辰安智检(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SITEMAP
沪ICP备2025137687号-1 技术支持:巧易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