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x24小时咨询热线
- 400-606-8608
发布时间:2025/11/05 20:18 来源:辰安智检(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每一位苏州百姓日常饮食健康的重要民生议题,直接影响着市民的生活品质与身体健康。近日,江苏省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近期开展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结果进行了正式公布。此次抽检工作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共涉及调味品、糕点、蔬菜制品、饮料、酒类、淀粉及淀粉制品、粮食加工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水产制品、豆制品、乳制品等 16 大类常见食品,总计抽检 402 批次样品。经专业检测分析,其中有 6 批次样品被检出不合格,具体分布为食用农产品 4 批次、调味品 1 批次以及餐饮食品 1 批次。目前,苏州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已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了对不合格食品的核查处置工作,全力保障市民 “舌尖上的安全”。
抽检概况
在此次大规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检测范围涵盖了市民日常生活中高频消费的 16 大类食品,从厨房必备的调味品、烹饪用的食用油,到日常零食炒货、营养补充的乳制品,再到餐桌常见的豆制品、水产制品等,基本覆盖了食品消费的主要领域。在总计 402 批次的抽检样品里,有 396 批次样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抽检合格率超过 98%。这一数据充分表明,当前苏州市食品市场的整体质量安全状况处于可控范围内,大多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能够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规定,落实自身主体责任,保障所生产经营食品的质量。不过,仍有 6 批次食品存在不合格问题,这些问题食品涉及不同品类,且部分不合格项目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需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在选购相关食品时多加留意。
不合格食品及危害
鸡蛋(食用农产品):此次抽检中,某批次鸡蛋被检出多西环素含量超标。多西环素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常被用于畜禽养殖过程中,以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在鸡蛋生产环节,如果养殖户违规使用多西环素,或者未严格遵守药物休药期规定,就会导致药物残留在鸡蛋中。对于消费者而言,若长期食用多西环素超标的鸡蛋,药物成分会在体内逐渐积累,一方面可能破坏肠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引发腹泻、腹胀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另一方面还可能增加细菌耐药性风险,使得未来人体在需要使用此类抗生素治疗疾病时,药效降低,影响治疗效果。其中,儿童和孕妇属于特殊敏感人群,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或处于特殊生理阶段,对药物残留的耐受度更低,受到的危害也会更大。
东吴调料酒(调味品):东吴调料酒作为厨房常用的调味品,在此次抽检中被发现氨基酸态氮(以氮计)含量不达标。氨基酸态氮是衡量调料酒风味和品质的关键指标,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调料酒鲜味的浓郁程度,也是判断调料酒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该批次调料酒氨基酸态氮不达标,不仅会导致其在烹饪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提鲜作用,使菜肴鲜味不足,还反映出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原料品质把控不严(如使用劣质原料)、发酵工艺参数控制不当,或者生产周期未达到标准要求等问题,进而导致产品整体品质下降,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荔枝(食用农产品):抽检发现某批次荔枝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超标。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在荔枝种植过程中,常用于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等常见病虫害,以保障荔枝的产量和外观品质。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在荔枝种植中使用吡唑醚菌酯时,需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并遵守规定的安全间隔期(即施药后到采收食用的时间间隔),在此前提下使用是安全的。但如果种植户为追求防治效果,超量使用该杀菌剂,或者未等待安全间隔期结束就提前采收荔枝,就会造成农药残留在荔枝果实中。消费者若长期食用这类吡唑醚菌酯超标的荔枝,药物残留会在体内不断累积,可能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损害,降低身体抵抗力,同时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其中,老人和儿童的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对农药残留的代谢能力较弱,面临的健康风险会更高。
牛肉(食用农产品):此次抽检中,某批次牛肉被检出含有克伦特罗,也就是俗称的 “瘦肉精”。克伦特罗是国家明确明令禁止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违禁物质,因为它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危害。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提高牛肉的瘦肉率,降低养殖成本,谋取不正当利益,会违规在肉牛养殖过程中添加克伦特罗。当人体摄入含有克伦特罗的牛肉后,这种物质会迅速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引发心悸、头晕、乏力、肌肉震颤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对于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情况会更为严重,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是典型的高风险食品安全问题。
老姜(食用农产品):抽检结果显示,某批次老姜中噻虫胺残留量超标。噻虫胺属于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具有杀虫谱广、杀虫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在老姜种植过程中,常被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和叶面害虫(如蚜虫)。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种植户未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剂量使用,或者未遵守安全间隔期要求,就会导致噻虫胺残留在老姜中。噻虫胺对人体神经系统具有潜在毒性,消费者若长期食用噻虫胺超标的老姜,药物成分会干扰人体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噻虫胺等有毒物质更为敏感,长期接触可能对其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后果更为严重。
自制凉拌海蜇(餐饮食品):某餐饮单位制作的凉拌海蜇(自制)在抽检中被检出铝的残留量(以即食海蜇中 Al 计)超标。在食品加工领域,铝的残留量超标问题多与违规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有关,比如在海蜇加工过程中,部分商家为了让海蜇口感更脆爽、延长保鲜时间,会违规使用明矾(十二水硫酸铝钾)等含铝添加剂。人体摄入过量的铝后,由于铝在体内代谢速度较慢,容易在体内各个器官中累积。长期下来,过量的铝会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甚至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同时,铝还会影响骨骼的正常代谢,干扰钙的吸收和利用,导致骨密度降低,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其中,老年人和儿童的身体机能相对特殊,老年人骨骼本身就处于退化阶段,儿童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受到铝残留的危害会更为明显,需要特别注意。
守护食品安全,除了依赖监管部门的严格抽检,专业检测工具更能提供全方位的精准保障。辰安智检 CAI-MF-102403T 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24+3),检测范围覆盖食品安全多类关键风险项:可快速检测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百菌清、吡虫啉等农药残留,精准识别柠檬黄、日落黄等 7 种食品色素,高效筛查病害肉(组胺、挥发性盐基氮、肉类细菌毒素),精准测定铅、汞、铬、砷、镉等重金属含量,还能对蛋白质、茶多酚、甜蜜素、吊白块、二氧化硫、过氧化氢、过氧化值、食用油酸价、食品甲醛、酱油氨基酸态氮、食盐碘、蜂蜜果糖葡萄糖、羟甲基糠醛、亚硝酸盐、亚铁氰化钾、工业火碱、面粉溴酸钾、面中铝、明矾、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粮食新鲜度、味精谷氨酸钠、葡萄酒中铁含量、真假葡萄酒、糖精钠、芝麻油纯度、甲醇、苏丹红、罗丹明 B、孔雀石绿等众多食品安全有毒有害物质项目进行快速检测。
无论是食品生产企业把控原料与成品质量、农业生产基地监测农产品安全、农贸市场开展入场检验,还是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履行监管职责,这款分析仪都能凭借快速、精准、便捷的优势,成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的 “得力助手”,让每一份食品都经得起细致检验,切实守护百姓 “舌尖上的安心”!

公司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环湖西二路888号C楼
联系电话:400-606-8608
13162117033
电子邮箱:caiencetec@163.com
Copyright © 2025 辰安智检(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SITEMAP
沪ICP备2025137687号-1 技术支持:巧易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