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 辰安智检
  • 手机:13162117033
  • 电话:400-606-8608
  • 邮箱:caiencetec@163.com
  • 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环湖西二路888号C楼

行业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科技赋能 + 精准监管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11/12 17:02 来源:辰安智检(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5 年 10 月 30 日,食品安全抽检司以视频会议形式在京召开全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推进座谈会。会议全面复盘 2025 年 1—10 月全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成效,系统部署 2026 年工作规划,重点调度 “互联网 + AI 监管” 实践进展,为新时期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升级指明方向,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守护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 的坚定决心。

会议通报的数据显示,2025 年 1—10 月,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坚守 “四个最严” 要求,以问题为导向扎实推进抽检监测工作,食品安全总体形势平稳可控。截至 10 月底,全国已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超 263 万批次,总体不合格率稳定在 2.61%,民生基础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有力。从抽检品类来看,粮食加工品、乳制品、食用油等日常消费核心品类表现亮眼,不合格率均低于总体水平,其中乳制品不合格率仅 0.03%,反映出规模化生产企业的质量管控体系日趋完善。而水果、蔬菜、水产品三类生鲜品类因生产环节分散、流通链条长等特点,不合格率相对较高,分别为 5.13%、4.82%、4.20%,成为监管重点攻坚领域。从不合格项目分布来看,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最为突出,占比达 47.81%,主要集中在蔬菜、水果等生鲜产品中,噻虫胺、噻虫嗪、吡唑醚菌酯等常见农药超标现象频发;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有机物污染、微生物污染等问题也较为集中,与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痛点高度契合。针对这些问题,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建立 “抽检 — 发现 — 处置 — 整改” 闭环机制,不合格食品下架召回、违法主体查处等措施及时落地,有效防范了安全风险扩散。

会议明确,2026 年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将以 “精准防控、科学治理” 为核心,紧扣群众需求优化工作部署。各地需广泛吸纳消费者、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等各方意见,结合 2025 年抽检发现的风险规律,进一步调整抽检品类和检验项目结构。在抽检重点上,将持续聚焦农药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重金属污染、微生物超标等突出问题,加大对高风险食品、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以及小作坊、小餐饮、流动摊贩等薄弱环节的抽检力度。同时,强化抽检与监管执法、产业发展的衔接,通过抽检数据精准定位风险源头,推动生产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到流通销售全链条堵塞安全漏洞。会议要求,各地要对标对表完成年度抽检任务,确保抽检覆盖面、问题发现率、核查处置率达标,同时建立健全抽检数据共享机制,加强风险分析研判,实现从 “被动抽检” 向 “主动预警” 转变,让监管更具前瞻性和针对性。

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对 “互联网 + AI 监管” 工作的重点调度,标志着食品安全治理正加速迈入 “科技赋能” 新阶段。会议强调,要打破传统监管模式局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推动监管从 “人海战术” 向 “智慧精准” 转型,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目前,多地已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智慧监管模式。河北省邯郸市构建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整合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许可备案、监督检查、抽检监测等 9 类业务数据,为 11 万余家市场主体建立 “一企一档” 动态管理档案。通过在生产车间、超市卖场、餐饮后厨推行 “明厂亮造”“明超亮店”“明厨亮灶” 工程,安装 AI 智能摄像头和智能抓拍系统,实现 24 小时实时监控,精准识别违规操作、有害生物入侵等风险隐患,累计发现并整改问题线索超 11.8 万条。同时,通过 “邯郸食安” App 实现监管端、企业端、公众端、包保端四端协同,既减轻了基层监管压力,又为企业自查整改提供了便捷渠道,更让消费者能够实时查看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参与监督互动,构建起社会共治格局。会议要求各地借鉴先进经验,加快推进 “互联网 + AI 监管” 落地见效:一方面,搭建统一的智慧监管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抽检监测、执法办案、信用管理等信息互联互通;另一方面,扩大 AI 技术在关键环节的应用范围,通过智能分析、风险预警等功能,提升问题发现的精准度和效率,让监管 “跑在风险前面”。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福祉,是衡量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尺。此次全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推进座谈会,既总结了过往成效,也明确了未来方向。随着精准抽检的持续深化、智慧监管的加速落地,以及社会共治体系的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治理效能将持续提升,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更坚固、更可靠的食品安全防线。